教育與研究
本院大學部課程設計朝向「基礎紮根」與「實務應用」雙端牽引的發展策略,分為三大範疇,其一是企業經營管理通才教育所須具備之「院必修課程」、其二是各系次領域課程,再則為科際整合學分學程。
各系研究成果
國際企業學系榮耀事跡
https://www.ibs.ncnu.edu.tw/index.php/glory-performance
經濟學系專題演講
https://www.econ.ncnu.edu.tw/activities/events
財務金融學系榮耀事蹟
https://www.finance.ncnu.edu.tw/?page_id=4005
觀光休閒與餐旅管理學系研究成果
https://www.tourism.ncnu.edu.tw/research-results/
教師學術與專業能展現符合專業領域/跨領域之表現:
學生論文指導:本院教師依其專業領域每學期均積極指導大專生與碩士生學術論文,其中有數位大專生獲得科技部大專生研究計劃輔助,如下表。
系所 | 學年 | 學生姓名 | 教師姓名 | 研究計劃名稱 |
經濟學系 | 108 | 曾奕展 | 陳建良 | 2001~2017 年台灣教育報酬率之實證估計 |
經濟學系 | 110 | 吳莉雯 | 林佑龍 | 貿易財、非貿易財、匯率預期、與匯率風險 |
經濟學系 | 110 | 揚竣皓 | 陳妍蒨 | 小孩能否綁住伴侶心?:育兒數目對夫妻離婚影響之初探 |
經濟學系 | 110 | 趙子恩 | 陳建良 | 偏遠地區長期照護機構社會成本與效益: 以埔里基督教醫院為例 |
國際企業學系 | 109 | 王綺絃 | 林欣美 | 組織公民行為的前因與機制 |
國際企業學系 | 109 | 林虹伶 | 許文忠 | 員工五大人格特質、職崖滿意(度)、與外派意願關係之研討:兼論家庭支持的調節角色 |
國際企業學系 | 109 | 揚智翔 | 吳淑貞 | 探討總體經濟變數對股市報酬率預測力之研究——以台灣股市為例 |
國際企業學系 | 109 | 廖健皓 | 吳淑貞 | 恐慌指數與投資報酬率之間的關係——考慮牛熊市 |
國際企業學系 | 109 | 陳品誼 | 莊文彬 | 文化創意產業之經濟價值評估——以日月澤文武廟為例 |
國際企業學系 | 109 | 鄭羽珊 | 許秋萍 | 改變旅遊體驗:探討共創在旅遊線上平台的角色 |
國際企業學系 | 109 | 柯語宸 | 許秋萍 | 探討社群媒體疲勞的背後原因 |
教師傑出研究:
本院教師以教學研究為導向、達到研究品質專精與課程規劃的特色、本專班教師亦積極參與國際學術研討會及爭取出國進修等、以求國際研究接軌、進而提升教學與學術研究品質。於108-109學年度期間,本院教師皆有獲得傑出研究教師獎及科技部學術研究獎勵,如下表。
學年度 | 系所 | 姓名 | 獲獎名稱 |
107-108 | 國際企業學系 | 施信佑 | 資深學者博爾佈萊特研究獎助 |
108 | 國際企業學系 | 施信佑 | 行政院科技部補助科學與技術人員赴國外短期研究獎助 |
108 | 國際企業學系 | 王銘杰 | 行政院科技部補助科學與技術人員赴國外短期研究獎助 |
108 | 資訊管理學系 | 黃俊哲 | 本校傑出研究教師獎 |
108 | 觀光休閒與餐旅管理學系 | 戴有德 | 科技部學術研究獎勵 |
109 | 觀光休閒與餐旅管理學系 | 戴有德 | 本校傑出研究教師獎 |
109 | 財務金融學系 | 洪碧霞 | 科技部學術研究獎勵 |
109 | 財務金融學系 | 張榮顯 | 科技部學術研究獎勵 |
109 | 財務金融學系 | 賴雨聖 | 科技部學術研究獎勵 |
109 | 國際企業學系 | 林欣美 | 科技部學術研究獎勵 |
109 | 國際企業學系 | 王銘杰 | 科技部學術研究獎勵 |
109 | 經濟學系 | 邱顯鴻 | 科技部學術研究獎勵 |
109 | 資訊管理學系 | 尹邦嚴 | 科技部學術研究獎勵 |
109 | 資訊管理學系 | 白炳豐 | 科技部學術研究獎勵 |
109 | 資訊管理學系 | 王育民 | 科技部學術研究獎勵 |
109 | 觀光休閒與餐旅管理學系 | 戴有德 | 科技部學術研究獎勵 |
師資多元、教學熱忱、鏈接在地資源、發展應用特色:
本院各系各領域教師人數穩定,專長分佈均勻,皆有博士學位,不僅能充分滿足各核心專業課程教學需要,也能達到跨領域學科特色,可充分滿足學生學習需求。
教師教學具有高度熱忱,反映於教學意見調查結果、教學績優獎、學生專題指導、競賽與論文指導等方面,皆全力支援學生學習與成長。
教師亦持續開設新課,英語授課,指導學生參加國際學術會議,並通過計劃執行與經費支持新興教研設備購置,多方位提升研究教學成效與達成本院教育目標。
在專業知能、實務操作、學術研究以及人格養成等方面,皆能給與學術高品質的傳授與指導。
本院秉持“取之與地方,用之與地方”之理念,且培養具在地關懷、問題解決與研究協調能力人才為本院教育目標,故本院積極鏈接在地資源,發展特色應用研究與教學。
多元教學辦法:
除了利用傳統的教學方法(板書)和筆試,本院無論專兼任教師亦利用其他多元教學方式,如分組報告、PowerPoint投影片、教學助理輔助教學、校外參訪等,俾使學生能夠充分了解課程內容的奧秘而提升教學品質及增進教學效率。同時,本院教師鼓勵學生分組報告,學生針對不同個案主題分組研究,並進行口頭與書面分組報告。
校外參訪教學期間學生可注意並觀察各服務的部門/人之業務,動作,從中了解有哪些資訊技術可供改進,以增加顧客的滿意度,並於課堂上討論。
教師藉由Moodle網絡教學平台,將教材內容放置於教學平台,學生可以利用此平台繳交作業和下載教學教材。此外,Moodle教學平台亦提供教師及學生互動式平台,教師及學生可利用此一平台做即時Q&A,提高學生的學習成效。
教師能獲得空間、設備、人力支持:
本院能提供教師教學所需之空間、設備及人力支持,系上行政人員亦全力支持教師做好教學工作。針對空間部分,本院每位教師皆有獨立之研究室空間,各教師個人研究室主要位於本院5樓,
備有基本桌上型電腦、筆記型電腦(電腦每五年可汰舊換新一次)、印表機、網絡、電話桌椅書櫃等基本設備,並提供師生討論桌一張,方便提供師生進修晤談。設備部分,本院設有咖啡飲調專業教室、飲調專業教室、烘焙與廚藝專業教室,提供教師專業與教學使用需求。
此外本校提供豐富的研究資源,如圖書、期刊、電子資料庫與專業電腦教室,提供教師和學生廣泛的研究與學習資源。校方也提供Moodle資訊系統數位教學平台,方便教師提供教材給學生、出作業、線上群組討論,和e-mail的雙向溝通。
人力支持方面,本院各系所皆配有數名行政助理,教師課堂教學則配給課堂教學助理,協助教師發展與管理課程,包含課程準備、課堂協助、課後輔導,並配合課程分組討論(或分組練習,分組作業)之需要,在任課教師指導下,帶領同學進行小組討論或課後作業演練,教師能夠在無需擔心行政作業之狀態傾力與教學。